黄颡鱼(Pelteobagrus fulvidraco),鲇形目,鲿科,黄颡鱼属。又名黄腊丁、嘎牙子、黄鳍鱼、黄刺骨,广布于我国长江、黄河、珠江和黑龙江等流域。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,昼伏夜出。体长123-143mm,杂食,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,食物多为小鱼、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。4-5月产卵,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。在生殖时期,雄鱼有筑巢习性。
黄颡鱼的分类,黄颡鱼的种类较多,有瓦氏黄颡鱼、岔尾黄颡鱼、盎塘黄颡鱼、中间黄颡鱼、细黄颡鱼、江黄颡鱼、光泽黄颡鱼等。黄颡鱼在日本、韩国、东南亚等国家亦有巨大的市场,是出口创汇的优良品种。
黄颡鱼性味甘平。能益脾胃,利尿消肿,祛风醒酒,一般人群均可食用。《医林集要》治水气浮肿,即以黄颡鱼配绿豆、大蒜,用水煮烂,去鱼食豆,并取汁调商陆末服。攻补兼施,对脾虚而肿满甚者尤其适宜。《本草纲目》 :“煮食消水肿,利小便。”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 :“主益脾胃和五脏,发小儿痘疹。”